当前位置:古汉语字典 >

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怍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、用法、出处、读音

汉字
带声调拼音:zuò
部首:忄
拼音:zuo
总笔画:8
解释:怍
zuò
惭愧:渐怍。愧怍。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。
(脸色)改变:“将即席,容毋怍。”

zhà
〔??(
笔画数:8;
部首:忄;
笔顺编号:44231211y?)怍〕心多奸诈。
笔画数:8;
部首:忄;
笔顺编号:44231211
文言文解释

zuò
①<形>惭愧。《促织》:“自增惭~,不敢与较。”
②<动>改变脸色。《管子•弟子职》:“颜色毋~。”

内容详解:怍
zuò
【动】
惭愧〖beashamed〗
怍,惭也。从心,作省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乍声。
容无怍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孝子临尸而不怍。——《礼记·祭义》
灵公心怍焉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宣公六年》
自憎惭怍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面色改变〖changecomplexion〗
颜色毋怍。——《管子·弟子职》。注:“谓变其容貌。”
将即席,容毋怍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赞助商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