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古汉语字典 >

瞢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瞢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、用法、出处、读音

汉字
带声调拼音:méng
部首:目
拼音:meng
总笔画:15
解释:瞢
méng
目不明:目光瞢然。

měng
同“懵”。
笔画数:15;
部首:目;
笔顺编号:122252214525111
文言文解释

méng
①<形>目不明。《山海经•中山经》:“甘枣之山有草焉,名曰萚,可以已~。”
②<形>昏暗。《楚辞•天问》:“冥昭~暗,谁能极之?”
③<形>烦闷。《左传•襄公十四年》:“不与于会,亦无~焉。”
④<形>惭愧。《国语•晋语三》:“臣得其志,而使君~,是犯也。”
mèng
①<动>通“梦”。梦见;做梦。《晏子春秋•内杂篇下》:“夜者公~与二日斗,不胜。”
②<名>古泽名,即云梦泽。《汉书•叙传》:“子文初生,弃于~中,而虎乳之。”

内容详解:瞢
méng
【形】
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本义:目不明)
同本义〖one'seyesareobscure〗
甘枣之山有草焉,名曰萚,可以已瞢。(已:治好)——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又如:瞢眊(形容老眼昏花);瞢眩(昏乱;头昏眼花)
晦暗无光貌〖dim;dusky〗。如:瞢暗(谓昼夜未分,混沌不清的样子)
懵懂;迷糊不清〖confused〗。如:瞢昧(糊涂;无知);瞢然(懵懂;糊里糊涂的样子);瞢滞(糊涂固执)
通“梦”〖dream〗

赞助商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