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古汉语字典 >

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瞽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、用法、出处、读音

汉字
带声调拼音:gǔ
部首:目
拼音:gu
总笔画:18
解释:瞽

盲人,瞎子:“离娄微睇兮,瞽以为无明。”
瞎:瞽者。
古代乐师。
不达事理;没有见识;“弃老取少谓之瞽。”
笔画数:18;
部首:目;
笔顺编号:121251431125425111
文言文解释


①<形>瞎眼。《柳毅传》:“老父之罪,不能鉴听,坐贻聋~。”
②<名>古代以瞽者为乐官,故为乐官的代称。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~献曲,史献书。”
③<形>比喻人没有能力。《劝学》:“不观气色而,谓之~。”
【瞽说】不合事理的言论;瞎说。
【瞽言】无见识的话,多用作谦辞。
【瞽议】妄议;无见识的意见

内容详解:瞽

【形】
(形声。从目,鼓声。本义:瞎眼)
同本义(虽瞎但有眼珠)〖blind〗
瞽,目但有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瞽子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。传:“无目曰瞽。”
瞽者仰视而不见星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将衒外以惑愚瞽也。?——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又如:瞽目(眼睛瞎;盲人);瞽者(眼睛失明的人);瞽旷(指师旷);瞽目先生(说书盲人)
没有识别力〖stupid〗
未见颜色而言,谡之瞽。——《论语·季氏》
是犹蟪蛄不识春秋,朝菌不知晦朔遽以不变名之,真瞽说也。——〖英〗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又如:瞽说(瞎说);瞽言



【名】
古代乐师。古代以目盲者为乐官,故为乐官的代称〖ancientmusician〗
瞽奏鼓,啬夫驰,庶人走。——《书·胤征》
瞽者无以与平文章之观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通“鼓”。乐器。圆柱形中空,两面蒙皮,击之发声〖drum〗
诏来瞽皋舞。——《周礼·春官·乐师》

赞助商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