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繁体字:橦) 拼音: tóng,chuáng
注音:ㄊㄨㄥˊ ㄔㄨㄤˊ 异体字:㮔
部首:木部 部外笔画: 12画 总笔画:16画 康熙字典:橦(16画)
简体部首:木部 简体部外笔画:12画 总笔画:16画 造字法: 可拆字为“木 童”
繁体部首: 木部 汉字是否常用:否 吉凶寓意:中 字体结构:左右
五笔/五笔98版:SUJF/SUJF 仓颉:DYTG 郑码:FSKB 中文电码:2870 区位码: 四角号码: 40915
统一码:6a66 笔顺编号: 1234414312511211 笔顺读写:横竖撇捺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竖横横 橦的笔顺 一丨ノ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
(橦)tóng,chuáng ㄊㄨㄥˊ ㄔㄨㄤˊ
橦
⒈ 古书上指木棉树。
橦
⒈ 古代指旗杆、桅杆等。
◎ 粤语:cong4 tung4
◎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tung2 [客英字典] tung2 [海陆丰腔] tung2
◎ 橦
〈名〉
木名,即草棉,梧桐木 [levant cotton],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,生长于中国云南省,其花瓣可织成布。如:橦华(橦花。木本棉花);橦布(橦花布)
帳極也。从木童聲。
帳極也。从木童聲。宅江切
(橦)帳極也。極、棟也。帳屋高処也。宋本、葉鈔本、小徐本作帳柱。按西京賦。都盧尋橦。謂植者也。從木。以木爲之。故從木。童聲。宅江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