盍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hé,gài

部首:皿部   部外笔画: 5画   总笔画:10画  康熙字典:盍(10画)

简体部首:皿部   部外笔画:5画   总笔画:10画   造字法: 可拆字为“去 皿”

繁体部首: 皿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汉字五行:水 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文静,活泼,阳刚之意   字体结构:上下

五笔:FCLF   仓颉:GIBT   郑码:BZLK   中文电码:4137   区位码: 7833   四角号码: 40102

统一码:76cd   笔顺编号: 1215425221   笔顺读写:横竖横折捺竖折竖竖横   盍的笔顺 一丨一フ丶丨フ丨丨一


《盍》字的相关字典


盍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盍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盍)hé,gài

  1. hé(ㄏㄜˊ)

    ⒈  何不,表示反问或疑问:“盍各言尔志?”

    ⒉  何故,为何:“盍不出从乎?君将有行”。

    ⒊  合,聚合:盍簪(“勿疑朋盍盍。”意思是待人不疑心,朋友就会聚合而疾来)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hap6
    ◎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 hap8 [海陆丰腔] hap8 [梅县腔] hap8 [台湾四县腔] hap8 [宝安腔] hap8 [客语拼音字汇] hab6


详细解释

  • 基本词义

    〈动〉

    (1) (会意。本作“盇”,从血,从大。 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皿中有血而上覆之,覆必大于下,故从大。”本义:覆盖) 合 [gather]

    盍簪喧枥马,列炬散林鸦。——杜甫《杜位宅守岁》

    (2) 又如:盍簪(友人聚会;朋友);盍朋簪(朋友聚会);盍彻(施行仁政)

    词性变化

    〈副〉

    (1) 何不(盍是“何不”的合音) [why not]

    盍,何不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    盍请济师于王?——《左传·桓公十一年》

    子盍从众?——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

    子盍诘盗?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

    盍杀我?——《国语·晋语一》

    盍反其本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祭酒计甚善,王盍用之?——《新唐书》

    盍驰往油画院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   (2) 为何;什么;怎么 [why]

    盍不为行?——《庄子·盗跖》

    (3) 又如:盍如(何如)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hé][《廣韻》胡臘切,入盍,匣。]亦作“盇1”。
    (1)合。参见“盍簪”。
    (2)代词。表示疑问。犹何。什么,怎么。
    (3)副词。表示反诘。犹何不。
    (4)通“蓋”。表示拟测。
    (5)通“蓋”。姓。[②][kě][《集韻》丘葛切,入曷,溪。]见“盍2旦”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唐韻】胡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轄臘切【正韻】胡閤切。𠀤與盇同。【說文】覆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合也。【易·豫卦】朋盍簪。【疏】羣朋合聚而疾來也。 
    又何不也。【左傳·桓十一年】盍請濟師於王。【論語】盍各言爾志。 
    又【魏略·西域傳】氐人分竄山谷閒,其種非一,自相號曰盍稚。 
    又姓。宋盍著,嘉𧙗七年,以殿中丞知常熟縣事。 
    又【韻會】或作蓋。【詩·小雅】蓋云歸處。【孟子】則蓋反其本矣。 
    又【集韻】丘葛切,音渴。盍旦,鳥名。【禮·坊記】詩云:相彼盍旦,尚猶患之。【註】夜鳴求旦之鳥。【集韻】與䳚曷鶡𠀤同。 
    又【集韻】丘蓋切,音嘅。義同。 【字彙補】別作𥂊,非。
    考證:〔【易·豫卦】朋盍簪。【疏】羣朋合聚而疾求也。〕 謹照原文求改來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覆也。从血、大。

    覆也。从血大。胡臘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大,象蓋覆之形。

    臣鉉等曰:大,象蓋覆之形。

    (盇)覆也。皿中有血而上覆之,覆必大於下,故从大。艸部之葢从盇會意。訓苫,覆之引伸耳。今則葢行而盇廢矣。曷,何也。凡言何不者,急言之亦曰何,是以釋言云曷,盇也。鄭注論語云:盇,何不也。盇古音在十五部,故爲曷之假借,又爲葢之諧聲。今入七、八部。爲閉口音,非古也。从血大聲。此以形聲包會意。大徐刪聲,非也。今胡臘切。其形變作盍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what? why not?

盍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
  • ①<兼>何不;为什么不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欲行之,则~反其本矣?”
    ②<代>怎么;为什么。《管子•戒》:“~不从乎?君将有行。”



带"盍"字的成语

"盍"字同音字(hé,gài)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