𢑩的意思

𢑩

拼音:   异体字:

部首:彐部   部外笔画: 11画   总笔画:14画  康熙字典:𢑩(13画)

简体部首:彐部   部外笔画:11画   总笔画:14画   造字法: 可拆字为“彐(彑) 巾”

繁体部首: 彐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否之意   字体结构:左右

五笔:XGRH   仓颉:VBLB   郑码:ZMXL   中文电码:   四角号码:

统一码:22469   笔顺: フフ一ノノ丨フ丨フ一一丨フ丨


《𢑩》字的相关字典


基本字义

(𢑩)yì

  1. 同【肄】。
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羊至切【正韻】以智切,音易。【廣韻】習也。【左傳·文四年】臣以爲肄業及之也。【禮·檀弓】君命,大夫與士肄。【註】肄,習也。君有命,大夫則與士展習其事。
    又勞也。【詩·衞風】有洸有潰,旣詒我肄。【傳】肄,勞也。
    又【小雅】正大夫離居,莫知我肄。
    又【廣韻】嫩條也。【博雅】肄,枿也。【詩·周南】遵彼汝墳,伐其條肄。【傳】肄,餘也。斬而復生曰肄。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晉國不恤宗周之闕,而夏肄是屏。【註】夏肄杞也。肄,餘也,是斬而復生之餘也。
    又水名。【山海經】肄水,出臨晉西南,而東南注海。【註】按卽溱水也。或作肄水。
    又與肆通。【禮·玉藻·肆束及帶註】肆讀爲肄。肄,餘也。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