奰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 注音:ㄅ一ˋ   异体字:𡚤

部首:大部   部外笔画: 15画   总笔画:18画  康熙字典:奰(18画)

简体部首:大部   部外笔画:15画   总笔画:18画   造字法:会意 可拆字为“四() 大 三叠字”

繁体部首: 大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汉字五行:水 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阳光,安康,个性之意   字体结构:上下

五笔:LLLD   仓颉:WLWWK   郑码:LKLG   中文电码:8253   区位码:   四角号码: 60804

统一码:5970   笔顺编号: 252212522125221134   笔顺读写:竖折竖竖横竖折竖竖横竖折竖竖横横撇捺   奰的笔顺 丨フ丨丨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丨丨一一ノ丶


《奰》字的相关字典


奰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奰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奰)bì ㄅ一ˋ

  1. bì(ㄅ一ˋ)

    ⒈  不醉而怒:“内奰于中国。”

    ⒉  壮大:“食楮多力而奰。”

    ⒊  迫:“到此但知山,尽忘水奔奰。”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bei6
    ◎ 客家话:[梅县腔] pi5 [海陆丰腔] pi6 [客英字典] pi5 [台湾四县腔] pi5
    ◎ 潮州话:bi6


详细解释

  • 基本词义

    〈形〉

    (1) 怒而作气的样子 [be angry]

    内奰于中国,覃及鬼方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荡》

    (2) 又如:奰怒(愤怒);奰屃(气盛作力的样子)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bì][《廣韻》平祕切,去至,並。]
    (1)怒。
    (2)引申为乱谋。
    (3)壮大。
    (4)迫。压迫;被迫。
    (5)迫。急促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平祕切【正韻】毗意切,𠀤音備。【說文】壯大也。一曰迫也。 
    又怒也,不醉而怒謂之奰。【詩·大雅】內奰于中國,覃及鬼方。【註】自近及遠,無不怨怒也。 本作𡚤,从三目三大,今省作奰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壯大也。从三大三目。二目爲𥆞,三目爲𡚤,益大也。一曰迫也。讀若《易》虙羲氏。《詩》曰:“不醉而怒謂之𡚤。”

    壯大也。从三亣三目。二目爲,三目爲,益大也。一曰迫也。讀若《易》虙羲氏。《詩》曰:“不醉而怒謂之。”平祕切文八

    ()壯大也。从三大三目。會意。二目爲,各本作。誤,今正。三目爲,益大也。說會意之恉。張衡、左思賦皆用奰㞒字,而譌作贔屓,俗書之不正如此。㞒見尸部,臥息也。許器反。一曰迫也。別一義。讀若易虙羲氏。今易辭作包犠氏,孟氏、京氏作伏戲,許作虙義,鄭大十注、應氏風俗通同。虙,古音讀如密,奰古音同。今音平祕切。詩曰:不醉而怒謂之奰。大雅蕩曰:內奰于中國。毛傳曰:不醉而怒謂之奰。於壯義、迫義皆近。不言詩傳曰者,猶書曰仁覆閔下則偁旻天,不言書傳。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,易曰井者法也。不言易說也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anger
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