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wǎn,yuān  注音:ㄨㄢˇ ㄩㄢ   异体字:

部首:宀部   部外笔画: 5画   总笔画:8画  康熙字典:宛(8画)

简体部首:宀部   部外笔画:5画   总笔画:8画   造字法:形声:上形下声 可拆字为“宀 夗”

繁体部首: 宀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是  汉字五行:土   吉凶寓意:吉   姓名学:温柔、美丽、动人之意   字体结构:上下

五笔:PQBB   仓颉:JNIU   郑码:WDRY   中文电码:1354   区位码: 4580   四角号码: 30212

统一码:5b9b   笔顺编号: 44535455   笔顺读写:捺捺折撇折捺折折   宛的笔顺 丶丶フノフ丶フフ


《宛》字的相关字典


宛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宛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宛)wǎn,yuān ㄨㄢˇ ㄩㄢ

  1. wǎn(ㄨㄢˇ)

    ⒈  曲折:委宛。宛妙(声音婉转动听)。宛转zhuǎn )(a.辗转;b.同“婉转”)。

    ⒉  仿佛:宛然宛如宛若(仿佛,好像)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yuān(ㄩㄢ)

    ⒈  〔大〕古代西域国名,在中亚西亚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jyun1 jyun2
    ◎ 客家话:[梅县腔] jang1 [海陆丰腔] wan3 won3 [客语拼音字汇] van1 von3 yan1 [东莞腔] jen3 [客英字典] von3 [宝安腔] won3 wan3 | jen1 [台湾四县腔] wan3 won3
    ◎ 潮州话:冤2(婉)


详细解释

  • 基本词义

    wǎn

    〈动〉

    (1) (形声。从宀( mián),夗( yuàn)声。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。本义:弯曲)

    (2) 同本义 [bend]

    宛,屈草自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宛宛黄龙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

    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
    (3) 又如:宛妙(事物屈曲美妙);宛虹(弯曲的虹);宛曲(辗转;曲折);宛委(弯曲;曲折);宛宛(盘旋屈曲的样子;山川道路蜿蜒曲折);宛燀(回旋盘曲)

    (4) 晃荡;摇动 [sway]

    晴野霞飞绮,春郊柳宛丝。——白居易诗

    (5) 释散 [dispersing]

    纷乎宛乎。——《庄子》。成玄英疏:“纷纶宛转,并释散之貌也。”

    词性变化

    wǎn

    〈形〉

    (1) 委婉;婉转 [mild and roundabout]

    一面收拾礼物,径往东京,投宿省院诸官,令其于天子之前,善言启奏,别作宛转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    (2) 又如:宛款(委婉诚恳);宛曼(柔媚;婉转曼妙);宛畅(婉转流畅);宛笃(婉曲而诚挚);宛态(含蓄曲折的情态);宛折(婉转曲折)

    (3) 温柔 [gentle and soft]。如:宛约(形容步态柔美);宛顺(和顺;柔顺)

    (4) 凹入;低洼 [hollow]

    子之汤兮,宛丘之上兮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。毛传:“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。”

    (5) 隆起 [swelling]

    宛中宛丘。——《尔雅·小宛》。郭璞注:“宛,谓中央隆高。”

    (6) 顺利;顺遂 [smoothly]

    天为粤宛,草木养长,五谷蕃实秀大。——《管子》

    (7) 小 [small]

    宛彼鸣鸠,翰飞戾天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
    wǎn

    〈副〉

    (1) 似乎,好像;仿佛 [as if]

    宛然可遇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    宛然尚在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  (2) 又如:宛肖(逼真;极像);宛类(很像)

    (3) 事物真切可见,历历在目 [clearly]。如:宛尔(明显的样子;真切的样子)

    常用词组

    宛然宛然在目宛如宛若宛似宛延宛转

  • wǎn

    〈形〉

    (1) 委婉;婉转 [mild and roundabout]

    一面收拾礼物,径往东京,投宿省院诸官,令其于天子之前,善言启奏,别作宛转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    (2) 又如:宛款(委婉诚恳);宛曼(柔媚;婉转曼妙);宛畅(婉转流畅);宛笃(婉曲而诚挚);宛态(含蓄曲折的情态);宛折(婉转曲折)

    (3) 温柔 [gentle and soft]。如:宛约(形容步态柔美);宛顺(和顺;柔顺)

    (4) 凹入;低洼 [hollow]

    子之汤兮,宛丘之上兮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。毛传:“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。”

    (5) 隆起 [swelling]

    宛中宛丘。——《尔雅·小宛》。郭璞注:“宛,谓中央隆高。”

    (6) 顺利;顺遂 [smoothly]

    天为粤宛,草木养长,五谷蕃实秀大。——《管子》

    (7) 小 [small]

    宛彼鸣鸠,翰飞戾天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
    wǎn

    〈副〉

    (1) 似乎,好像;仿佛 [as if]

    宛然可遇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    宛然尚在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  (2) 又如:宛肖(逼真;极像);宛类(很像)

    (3) 事物真切可见,历历在目 [clearly]。如:宛尔(明显的样子;真切的样子)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wǎn][《廣韻》於阮切,上阮,影。]
    (1)曲折,弯曲。
    (2)指使弯曲。
    (3)委曲顺从。参见“宛如”、“宛然”。
    (4)微小貌。
    (5)犹仿佛。
    (6)谓清楚地。又为果然。
    (7)量词。
    (8)通“苑”。死貌;枯萎貌。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:“子有衣裳,弗曳弗屢;子有車馬,弗馳弗驅。宛其死矣,他人是愉。”毛传:“宛,死貌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'宛'即'苑'之叚借,《淮南·本經訓》:'百節莫苑',高注:'苑,病也。'《俶真訓》'形苑而神壯',高注:'苑,枯病也。'”晋潘岳《笙赋》:“棗下纂纂,朱實離離,宛其落矣,化爲枯枝。”《南史·徐勉传》:“古往今來,豪富繼踵,高門甲第,連闥洞房,宛其死矣,定是誰室?”清钮琇《觚賸·酒兵》:“百年幾遇月中秋,宛其死矣空悲咽。”一说,犹假如。参阅刘淇《助字辨略》卷三。
    (9)通“苑”。苑囿。
    (10)姓。春秋有宛春。见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。[②][yuān][《廣韻》於袁切,平元,影。]
    (1)古时楚国地名。秦昭襄王置县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。战国时为楚著名铁产地。秦以后每为南阳郡治所。
    (2)用同“寃”。参见“宛2惱”。
    (3)见“宛2雛”。[③][yùn][《集韻》委隕切,上隱,影。]通“藴1”。积聚。参见“宛3財”、“宛3暍”、“宛3藏”。[④][yù][《集韻》紆勿切,入迄,影。]通“鬱1”。[⑤][yuè][《集韻》於月切,入月,影。]通“黦1”。黄黑色。参见“宛5黄”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〔古文〕惌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於阮切【韻會】委遠切,𠀤音琬。【說文】屈草自覆也。 
    又宛然猶,依然。【詩·秦風】宛在水中央。【註】宛然,坐見貌。【魏風】好人提提,宛然左辟。【註】宛然,讓之貌。 
    又丘名。【爾雅·釋丘】宛中,宛丘。【
    又】丘上有丘爲宛丘。【註】宛謂中央隆高。 
    又平聲。【玉篇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𠀤於袁切,音鴛。大宛,西域國名,去長安萬二千五百里。 
    又縣名。【一統志】宛,本申伯國,春秋時屬晉,戰國爲韓宛邑,秦爲宛縣,漢因之,明屬南陽府。 
    又姓。【左傳】鄭大夫宛射犬,楚大夫宛春。 
    又去聲,於願切,音苑。小也。【詩·小雅】宛彼鳴鳩。【註】宛,小貌。 
    又入聲,紆勿切,音鬱。【史記·倉公傳】寒濕氣宛。與苑鬱通。 
    又叶於云切,音熅。【前漢·班固敘傳】漢武勞神,圖遠甚勤。王師嘽嘽,致誅大宛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屈草自覆也。从宀夗聲。惌:宛或从心。

    屈草自覆也。从宀夗聲。惌宛或从心。於阮切

    (宛)屈艸自覆也。上文曰奥,宛也。宛之引伸義也。此曰屈艸自覆者,宛之本義也。引伸爲宛曲、宛轉,如爾雅宛中宛丘,周禮琬圭皆宛曲之義也。凡狀皃可見者皆曰宛然,如魏風傳曰宛辟皃,唐風傳曰宛死皃,攷工記注惌小孔皃皆是。宛與薀、薀與,聲義皆通,故方言曰宛蓄也,禮記曰兔爲宛脾,春秋䋣露曰鶴無宛氣皆是。从宀夗聲。夗,轉臥也。亦形聲包會意。於阮切。十四部。

    (惌)宛或从心。函人爲甲,眡其鑽空,欲其惌也。鄭司農云:惌,小孔皃。惌讀爲宛彼北林之宛。按爲當作如,先鄭不云宛惌同字,許乃一之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seem, as if, crooked

宛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  • wǎn
    ①<动>弯曲。《汉书•扬雄传》:“是以欲谈者~舌而固声。”
    ②<副>仿佛;好似。《诗经•蒹葭》:“溯游从之,~在水中央。”
    ③<形>细小的样子区。《诗经•小宛》:“~彼鸣鸠。”
    【宛然】⒈仿佛;好像。⒉真切;清楚。

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