泣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 注音:ㄑ一ˋ   异体字:𣲔

部首:氵部   部外笔画: 5画   总笔画:8画  康熙字典:泣(9画)

简体部首:氵部   部外笔画:5画   总笔画:8画   造字法:形声:从氵、立声 可拆字为“氵 立”

繁体部首: 氵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汉字五行:水 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博学多才,自信,优之意   字体结构:左右

五笔:IUG   仓颉:EYT   郑码:VSU   中文电码:3135   区位码: 3892   四角号码: 30118

统一码:6ce3   笔顺编号: 44141431   笔顺读写:捺捺横捺横捺撇横   泣的笔顺 丶丶一丶一丶ノ一


《泣》字的相关字典


泣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泣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泣)qì ㄑ一ˋ

  1. qì(ㄑ一ˋ)

    ⒈  小声哭:泣诉(哭着控诉)。抽泣。哭泣。涕泣。

    ⒉  眼泪:饮泣。泣下如雨。泣血(a.流眼泪没有声,像出血那样;b.指在丧事期)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jap1
    ◎ 客家话:[梅县腔] kip7 [沙头角腔] lip7 [客语拼音字汇] kib5 [宝安腔] kip7 [客英字典] kip7 hip7 [台湾四县腔] kip7 hip7 [东莞腔] lip8 [海陆丰腔] kip7 hip7


详细解释

  • 基本词义

    〈动〉

    (1) (形声。从水,立声。本义:无声或低声地哭)

    (2) 同本义[weep;sob]

    持其踵为之泣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   如闻泣幽咽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诗

    连拜且泣。——宋· 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
    太监泣别。——明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
    (3) 又如:泣励(哭着激励);泣詈(边哭边骂);泣血捶膺(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);泣血(无声痛哭,泪如血涌);泣别(流泪告别)

    (4) 哭 [cry;weep]。如:泣歧(见歧路有所感伤而哭泣);泣荆(因遗失荆钗而哭泣。比喻留恋旧物,顾念旧情)

    词性变化

    〈名〉

    眼泪 [tear]

    泣下沾衿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座中泣下谁最多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诗

    泣下沾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伶官传(序)》

    因泣下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
    泣涕(泣泪。眼泪);饮泣(含忍眼泪,形容极其悲痛)

    常用词组

    泣不成声泣诉

  • 〈名〉

    眼泪 [tear]

    泣下沾衿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座中泣下谁最多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诗

    泣下沾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伶官传(序)》

    因泣下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
    泣涕(泣泪。眼泪);饮泣(含忍眼泪,形容极其悲痛)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qì][《廣韻》去急切,入緝,溪。]
    (1)无声流泪或低声而哭。
    (2)眼泪。
    (3)忧伤。
    (4)星座名。共二星,属虚宿。[②][lì][《集韻》力入切,入緝,來。]形容暴风迅猛的样子。[③][sè][《字彙補》色入切]通“澀1”。涩滞不畅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廣韻】去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乞及切,𠀤音湇。【說文】無聲出涕也。【徐鉉曰】泣,哭之細也。【禮·檀弓】泣血三年。 
    又【集韻】力入切,音立。猋泣,疾貌。 
    又與澀通。血凝不消也。【素問】寒氣容于背兪之脈,則血脈泣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無聲出涕曰泣。从水立聲。

    無聲出涕曰泣。从水立聲。去急切

    (泣)無聲出涕者曰泣。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。者、別事䛐也。哭下曰。哀聲也。其出涕不待言。其無聲出涕者爲泣。此哭泣之別也尚書大傳曰。微子將往朝周。過殷之故墟。志動心悲。欲哭則爲朝周。俯泣則近婦人。推而廣之作雅聲。謂之麥秀歌。从水。立聲。去急切。七部。素問以爲歰字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cry, sob, weep

泣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
  • ①<动>(无声或小声)哭泣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媪之送燕后也,持其踵为之~。”【又】<动使动>使……哭泣。《赤壁赋》:“舞幽壑之潜蛟,~孤舟之嫠妇。”【又】<动为动>为……而哭泣。《病梅馆记》:“既~之三日。”
    ②<名>眼泪。《琵琶行》:“座中~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
    【泣麟】哀叹世衰道穷。
    【泣血】泪尽断之以血,形容极度悲伤。
    【泣罪】哀怜罪人。



带"泣"字的成语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