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 注音:ㄆㄨˊ   异体字:𣱶𤀾𤂛𤃊𤃙𨽂

部首:氵部   部外笔画: 14画   总笔画:17画  康熙字典:濮(18画)

简体部首:氵部   部外笔画:14画   总笔画:17画   造字法:形声:左形右声 可拆字为“氵 僕”

繁体部首: 氵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汉字五行:水   吉凶寓意:吉   姓名学:贤淑,自信,清纯之意   字体结构:左右

五笔:IWOY   仓颉:EOTO   郑码:VNKU   中文电码:3450   区位码: 6907   四角号码: 32185

统一码:6fee   笔顺编号: 44132224314311134   笔顺读写:捺捺横撇竖竖竖捺撇横捺撇横横横撇捺   濮的笔顺 丶丶一ノ丨丨丨丶ノ一丶ノ一一一ノ丶


《濮》字的相关字典


濮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濮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濮)pú ㄆㄨˊ

  1. pú(ㄆㄨˊ)

    ⒈  〔阳〕地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

    ⒉  姓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buk6
    ◎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puk8 [客语拼音字汇] pug6 [台湾四县腔] puk8 [客英字典] puk8
    ◎ 潮州话:颇翁4(扑)


详细解释

  • 基本词义

    〈名〉

    (1) 古水名 [Pu River]

    濮,濮水出东郡 濮阳,南入 钜野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桑间濮上之音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    钓于濮水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    (2) 古州名 [Pu prefecture]。隋开皇十六年(公年596年)改濮阳郡置,治所在今山东省鄄城北。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鄄城、范县及河南省濮阳县南部地区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pú][《廣韻》博木切,入屋,幫。]
    (1)古水名。
    (2)古地名。
    (3)我国古族名。最早见于《书·牧誓》,为商周时八个少数民族之一。分布在江汉之南或楚国西南。曾参加周武王伐纣会盟。周匡王二年(公元前611年),与麇人伐楚。周景王二十二年(公元前523年),楚为舟师以伐濮。以后,滇西南亦有濮人记载。其演变有三说:一说战国以后演变为百越,发展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族;一说百濮与百越是两个不同的族体,元代以后称蒲人,以后发展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族;一说前期的百濮与百越有密切关系,后期的百濮指孟高棉语族各族。
    (4)姓。明有濮英。见《明史》本传。参阅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博木切,音卜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東郡濮陽,南入鉅野。【水經】瓠子河,出東郡濮陽縣北河,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,
    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。 
    又州名。【廣輿記】屬東昌府,春秋衞成公都此,漢鄄城,隋濮州。 
    又竹名。【前漢·哀牢夷傳】其竹節相去一尺,名濮竹。 
    又【孫𥠇·雞林類事】高麗方言謂鼓曰濮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水。出東郡濮陽,南入鉅野。从水僕聲。

    水。出東郡濮陽,南入鉅野。从水僕聲。博木切

    (濮)濮水。出東郡濮陽。南入鉅野。東郡濮陽、二志同。前志濮陽下曰。衞成公自楚丘徙此。故帝丘。顓頊虛。杜預曰。帝丘、昆吾氏因之。故曰昆吾之虛。今直大名府開州西南濮陽故城是也。鉅野、二志屬山陽郡。前志鉅壄下曰。大壄澤在北。兖州藪。卽西狩獲麟之所。爾雅十藪之一。今山東曹州府鉅野縣、漢舊縣也。自隨以後。濟流枯竭。大野漸微。元末爲河所決。河徙後遂涸爲平陸。濮水者、殷紂時師延作靡靡之樂。已而自沈之水也。前志陳畱郡封丘下曰。濮渠水首受?。東北至都關入羊里水。水經注濟水篇言濮渠故瀆、自濟東北流爲高梁陂。又東逕匡城北。又東北逕酸棗縣故城南。又東逕蒲城北。又東逕韋城南。又東逕長垣縣故城北。又東分爲二瀆。北濮出焉。濮渠又東逕須城北。又東逕濮陽故城南。又東逕離狐縣故城南。又東逕葭密縣故城北。又東北逕鹿城南。又東與句瀆合。與濟同入鉅野。按酈所云、卽許所說故道也。今濮河自河南封邱縣流徑長垣縣北、東明縣南。又東經開州東南。合洪河入山東濮州界。俗譌爲普河。方輿紀要曰。今濟絶河遷。濮水源流不可復考矣。从水。僕聲。博木切。三部。牧誓、左傳之濮人、百濮、則在江漢之南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

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