綸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lún,guān   异体字:𥿑

部首:糹部   部外笔画: 8画   总笔画:14画  康熙字典:綸(14画)

简体部首:糹部   部外笔画:8画   总笔画:14画   造字法: 可拆字为“糹 侖”

繁体部首: 糹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温柔,睿智,聪颖之意   字体结构:左右

五笔:XWGA   仓颉:VFOMB   郑码:ZOAL   中文电码:4858   区位码:   四角号码: 28927

统一码:7db8   笔顺编号: 55444434125122   笔顺读写:折折捺捺捺捺撇捺横竖折横竖竖   綸的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ノ丶一丨フ一丨丨


《綸》字的相关字典


綸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綸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綸)lún,guān

  1. guān(ㄍㄨㄢ)

    ⒈  均见“”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gwaan1 gwan1 leon4
    ◎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lun2 [客语拼音字汇] gan1 guan1 [海陆丰腔] lun2 [客英字典] lun2 [梅县腔] lun2 [陆丰腔] lun3 [宝安腔] lun2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lún][《廣韻》力迍切,平諄,來。]“纶1”的繁体字。
    (1)整理丝线。
    (2)引申为经纶牵引。
    (3)青丝绞合而成的带。古代低级官吏用以系印。
    (4)粗丝线。多指钓丝。
    (5)丝棉。
    (6)指帝王的诏书旨意。
    (7)通“倫”。伦理。
    (8)地名。春秋虞邑。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南三十里。
    (9)姓。魏时有纶直、纶鱼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[②][guān][《廣韻》古頑切,平山,見。]“纶2”的繁体字。
    (1)见“綸2巾”。
    (2)即昆布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廣韻】力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龍春切,𠀤音倫。【說文】靑絲綬也。【後漢·輿服志】百石靑紺綸,一采宛轉繆織,長丈二尺。 
    又【廣韻】絲綸。【釋名】綸,倫也,作之有倫理也。【易·屯卦】君子以經綸。【疏】綸謂綱也,以織綜經緯。【禮·緇衣】王言如絲,其出如綸。【疏】綸麤於絲。【後漢·章帝紀】吹綸絮。【註】綸似絮而細。 
    又【易·繫辭】故能彌綸天地之道。【釋文】京房云:綸,知也。王肅云:綸,纏裹也。荀云:綸,迹也。 
    又【詩·小雅】之子于釣,言綸之繩。【傳】綸,釣繳也。 
    又【莊子·齊物篇】而其子
    又以文之綸終。【音義】綸,琴瑟絃也。 
    又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綸似綸,組似組。東海有之。【博物志】綸似宛轉繩。 
    又姓。【魏志】孫文懿臣綸直。 
    又地名。【左傳·哀元年】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,而邑諸綸。【註】綸,虞邑。 
    又【集韻】盧昆切,音論。義同。 
    又【廣韻】古頑切【集韻】姑頑切,𠀤音鰥。靑絲綬。【北堂書鈔】晉紀云:王敦欲伐甘卓,遣使送白綸巾與卓,卓不取。
    又謝萬著白綸巾。【正字通】綸巾,巾名。世傳孔明軍中嘗服之。俗作𥿑。 
    又【韻補】叶閭員切。【道藏·元始歌】黃庭戊巳無流源,徹通五藏十二綸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青絲綬也。从糸侖聲。

    靑絲綬也。从糸侖聲。古還切

    (綸)糾靑絲綬也。各本無糾字。今依西都賦李注、急就篇顏注補。糾、三合繩也。糾靑絲成綬、是爲綸。郭璞賦云。靑綸競糾。正用此語。緇衣注曰。綸、今有秩、嗇夫所佩也。釋艸。綸似綸。郭曰。今有秩、嗇夫所帶糾靑絲綸。法言。五㒳之綸。李軌云。綸、糾靑絲綬也。今本法言改糾爲如。不可通矣。攷輿服志。乘輿黃赤綬。諸侯王赤綬。諸國貴人相國皆綠綟綬。公侯將軍紫綬。九卿、中二千石、二千石靑綬。千石、六百石黑綬。四百石、三百石、二百石黃綬。百石靑绀綸。一采宛轉繆織。長丈二尺。按繆卽糾字。自黃綬以上、綬之廣皆尺六寸。皆計其首。首多者系細。首少者系粗。皆必經緯織成。至百石而不計其首。合靑絲繩辮織之。有經無緯。謂之宛轉繩。若今人用絲繩如箸粗爲帶者也。緇衣曰。王言如絲。其出如綸。王言如綸。其出如綍。小雅曰。之子于釣。言綸之繩。召南曰。其釣維何。維絲伊緍。傳云。緍、綸也。綸之繩猶言糾之繩矣。後人用以代經論字。遂使其義不傳。从糸。侖聲。古還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green silk thread or tassel


带"綸"字的组词

"綸"字同音字(lún,guān)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