胾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 注音:ㄗˋ   异体字:𡥎𦙼𦚚𦛹

部首:肉部   部外笔画: 6画   总笔画:12画  康熙字典:胾(12画)

简体部首:肉部   部外笔画:6画   总笔画:12画   造字法:会意 可拆字为“栽音() 肉”

繁体部首: 肉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自信,安康,财富之意   字体结构:半包围

五笔:FAMW   仓颉:JIOBO   郑码:EHOO   中文电码:5175   区位码:   四角号码: 43250

统一码:80fe   笔顺编号: 121253434534   笔顺读写:横竖横竖折撇捺撇捺折撇捺   胾的笔顺 一丨一丨フノ丶ノ丶フノ丶


《胾》字的相关字典


胾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胾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胾)zì ㄗˋ

  1. zì(ㄗˋ)

    ⒈  切成大块的肉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zi3
    ◎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chi6 [客英字典] zih5 ci5 [台湾四县腔] ci5
    ◎ 潮州话:zi3


详细解释

  • 基本词义

    〈名〉

    切成的大块肉 [big piece of meat]

    胾,大脔也。从肉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毛炰胾羹,笾豆大房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
    左殽右胾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殽,骨体也;胾,切肉也。殽在俎,胾在豆。”

    羹胾中别。——《管子·弟子职》

    胾四豆。——《仪礼·士虞礼》

    召条侯,赐食,独置大胾。——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zì][《廣韻》側吏切,去志,莊。]
    (1)切成大块的肉。
    (2)脔割;切割成块。
    (3)指外露的尸体。
    (4)泛指肉食;肴馔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側吏切【正韻】資四切,𠀤音剚。【說文】大臠也。【正字通】切肉曰胾。【博雅】胾,臠也。【詩·魯頌】毛炰胾羹。【傳】胾,肉也。【儀禮·士虞禮】胾四豆,設于左。【註】胾,切肉也。【前漢·周勃傳】獨置大胾。【註】師古曰:胾,大臠也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大臠也。从肉𢦔聲。

    大臠也。从肉聲。側吏切

    (胾)大臠也。切肉之大者也。从肉。聲。側吏切。一部。按鄉射禮古文樴爲胾。戠聲?聲同也。脯脡字本作梃、從木。從手、從肉皆誤也。梃、一枚也。樴猶梃也。樴作胾則同聲而不同義。凡禮古文髀作脾、榦作肝、骼作胳等皆同聲而不同義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minced meat; to cut meat into pieces

胾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
  • <名>切成大块的肉。《史记•周勃世家》:“召条侯,赐食。独置大~,无切肉。”【又】特指腐尸。《后汉书•西羌传》:“发冡露~,死生涂炭。”



带"胾"字的成语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