镦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duī  注音:ㄉㄨㄟ ㄉㄨㄣ   异体字:𨰮

部首:钅部   部外笔画: 12画   总笔画:17画  康熙字典:镦(20画)

简体部首:钅部   部外笔画:12画   总笔画:17画   造字法:形声:从钅、敦声 可拆字为“钅 敦”

繁体部首: 钅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汉字五行:金 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内敛,魅力,安康之意   字体结构:左右

五笔:QYBT   仓颉:OPYDK   郑码:PSYM   中文电码:9503   区位码: 7970   四角号码: 88740

统一码:9566   笔顺编号: 31115412515213134   笔顺读写:撇横横横折捺横竖折横折竖横撇横撇捺   镦的笔顺 ノ一一一フ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一ノ丶


《镦》字的相关字典


镦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镦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镦)duī ㄉㄨㄟ ㄉㄨㄣ

  1. 镦(鐓)duī(ㄉㄨㄟ)

    ⒈  打夯用的重锤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deon1


详细解释

  • 基本词义

    duì

    〈名〉

    (1) 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。同“錞” [metal sheath of spear handle]

    (2) 另见 dūn

    基本词义

    dūn

    〈动〉

    (1) 冲压金属板,使其变形。不加热叫“冷镦”,加热叫“热镦” [stamp]

    (2) 阉割 [castrate]。如:镦鸡

    (3) 另见 duì

    常用词组

    镦短、镦宽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duì][《廣韻》徒對切,去隊,定。]同“錞1”。“镦1”的繁体字。
    (1)矛柄末的平底金属套。
    (2)代指矛之类武器。[②][duī][《集韻》都回切,平灰,端。]亦作“鐜1”。“镦2”的繁体字。打夯用的重锤。《说文·金部》:“鐜,下垂也。一曰千斤椎。”段玉裁注:“千斤椎,若今衆舉以築地者是也……按下垂、千斤椎二義皆鐓之餘義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渭水三》:“秦始皇造橋,鐵鐓重不能勝,故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以祭之,鐓乃可移動也。”一说通“墩”。指桥墩。[③][dūn][《集韻》都昆切,平魂,端。]“镦3”的繁体字。
    (1)冲压金属板,使其变形。不加热叫冷镦,加热叫热镦。
    (2)通“驐”。阉割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𠀤杜對切,音隊。矛戟下銅鐏。【禮·曲禮】進矛戟者前其鐓。【註】平底曰鐓。取其鐓也。【疏】鐓,爲矛戟柄尾,平底如鐓,柄下也。以平嚮人,敬也。【釋文】鐓,本
    又作錞。杜對反。 
   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韵】𠀤杜罪切,音錞。
    又【集韻】都玩切,音鍛。
    又都昆切,音敦。義𠀤同。 
    又【集韻】都回切,音塠。下垂也。一曰千斤椎。或書作鐜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矛?柲下銅鐏也。柲、欑也。欑、積竹杖也。矛?之矝以積竹杖爲之。其首非銅裹而固之恐易散。故有銅鐏。故字从金。秦風毛傳曰。?、鐏也。从金。?聲。徒對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方言。鐏謂之釬。注曰。或名爲鐓。音頓。玄應書卷廿一引說文作鐓。而謂梵經作錞乃樂器錞于字。然則東晉唐初說文作?可知。玉篇、廣韵皆鐓爲正字。錞注同上。曲禮。進矛?者前其鐓。釋文云又作錞而已。舊本皆作?聲。篆作?。今更正。詩曰。厹矛??。秦風文。厹各本作叴。今正。?今詩作鋈。車部引詩?以觼軜。字亦作?。許書無?字之證也。以白金固鐏。謂涂銀於銅也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ferrule; castrate


带"镦"字的组词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