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古汉语字典 >

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狄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、用法、出处、读音

汉字
带声调拼音:dí
部首:犭
拼音:di
总笔画:7
解释:狄

中国古族名。春秋前,长期活动于齐、鲁、晋、卫、宋、郑等国之间,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。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,故又通称“北狄”(亦作“翟”)。
秦汉以后,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。
古代最下级的官吏。
有力的麋鹿。
古同“翟”,乐舞所用的雉羽。
姓。
笔画数:7;
部首:犭;
笔顺编号:3534334
文言文解释


①<名>我国古代北部一个农民族。
②通“翟”。野鸡尾巴上的毛。《礼记•乐记下》:“干戚旄~以舞之。”

通“逖”。远。《荀子•赋篇》:“修洁之为亲而杂污之为~者邪?”(亲近品行清廉的人而疏远品行肮脏的人)
【狄狄】形容跳跃。

内容详解:狄
dí
【名】
(形声。从犬,亦声。本义: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)
同本义〖DinationalityinancientNorthChina〗中国古代民族名。分赤狄、白狄、长狄诸部,各有支系。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,故通称为北狄。又指秦汉以后,狄或北狄曾是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
戎狄怀之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夷狄益甚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中国古代的低级职员〖inferiorclerk〗。如:狄人(古代掌乐的下级官吏)
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:揄狄、阙狄、鞠衣、展衣、缘衣、素沙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下·内司服》
钟磬竽瑟必和之,干戚旄狄以舞之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赞助商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