邿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shī  注音:

部首:阝部   部外笔画: 6画   总笔画:8画  康熙字典:邿(13画)

简体部首:阝部   部外笔画:6画   总笔画:8画   造字法: 可拆字为“寺 阝”

繁体部首: 阝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魅力,自信,温柔之意   字体结构:左右

五笔:FFBH   仓颉:GINL   郑码:BDY   中文电码:9322   区位码:   四角号码: 47327

统一码:90bf   笔顺编号: 12112452   笔顺读写:横竖横横竖捺折竖   邿的笔顺 一丨一一丨丶フ丨


《邿》字的相关字典


邿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邿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邿)shī ㄕ

  1. shī(ㄕ)

    ⒈  古国名,中国春秋时属鲁,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。

    ⒉  山名,在中国山东省平阴县西。

    ⒊  姓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si1
    ◎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shi1 [客英字典] shi1 [台湾四县腔] sii1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shī][《廣韻》書之切,平之,書。]
    (1)古国名,春秋时为鲁所灭。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。妊姓。
    (2)地名。故地在今山东省平阴县西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【唐韻】書之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申之切【韻會】商支切,𠀤音詩。【說文】附庸國。【春秋·襄十三年】夏取邿。【註】邿,小國也。任城亢父縣有邿亭。 
    又山名。【左傳·襄十八年】魏絳、欒盈以下軍克邿。【註】平隂西有邿山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附庸國。在東平亢父邿亭。从邑寺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取邿。”

    附庸國。在東平亢父邿亭。从邑寺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取邿。”書之切

    (邿)附庸國。王制曰。不能五十里者。不合於天子。附於諸矦曰附庸。鄭云。不合、謂不朝會也。小城曰附庸。附庸者、以國事附於大國。不能以名通也。春秋襄十三年夏。取邿。邿者、魯附庸也。在東平亢父邿亭。前志曰。東平國亢父詩亭、故詩國。後志曰。章帝元和元年。分東平國爲任城國。亢父屬任城國。按前志當作詩亭故邿國。許書當作東平亢父詩亭。杜預左注亦當本作詩亭。皆寫者亂之耳。邿詩古今字也。今山東濟寧州東南有故邿城。从邑。寺聲。書之切。一部。春秋傳曰。取邿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a state in Shandong province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