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的意思

(繁体字:)   拼音: suī  注音:ㄙㄨㄟ

部首:隹部   部外笔画: 9画   总笔画:17画  康熙字典:雖(17画)

简体部首:隹部   部外笔画:9画   总笔画:17画   造字法: 可拆字为“虽 隹”

繁体部首: 隹部   汉字是否常用:否  吉凶寓意:中   姓名学:安康,阳光,博学多之意   字体结构:左右

五笔:KJWY   仓颉:RIOG   郑码:JINI   中文电码:7173   区位码:   四角号码: 60115

统一码:96d6   笔顺编号: 25125121432411121   笔顺读写:竖折横竖折横竖横捺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  雖的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


《雖》字的相关字典


雖字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汉字)

查看»雖的笔顺分步演示(一笔一画写字)


基本字义

(雖)suī ㄙㄨㄟ

  1. suī(ㄙㄨㄟ)

    ⒈  連詞,把意思推開一層,表示“即使”或是“縱然”的意思,後面多有“可是”、“但是”相應:雖然。雖則。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。


方言集汇

  • ◎ 粤语:seoi1
    ◎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sui1 [客英字典] sui1 [沙头角腔] sui1 [梅县腔] sui1 [客语拼音字汇] sui1 [陆丰腔] sui1 [台湾四县腔] sui1 [东莞腔] sui1 [宝安腔] sui1


汉语大字典

  • [①][suī][《廣韻》息遺切,平脂,心。]“虽1”的繁体字。
    (1)虫名。一种有花纹的大蜥蜴。
    (2)连词。表示让步关系。犹虽然。
    (3)连词。表示假设关系。相当于“縱然”、“即使”。
    (4)通“唯”。副词。唯有,只有。
    (5)通“唯”。语首助词。
    (6)通“須”。副词。本,本来。[②][wèi]“虽2”的繁体字。通“蜼1”。兽名。

康熙字典

  • 〔古文〕𨾡【唐韻】息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宣隹切,𠀤音綏。【說文】似蜥蜴而大。从虫唯聲。 
    又【玉篇】詞兩設也。【廣韻】助語也。【集韻】不定也。况辭也。【爾雅·釋訓】每有,雖也。【註】詩曰:每有良朋,辭之雖也。【禮·少儀】雖請退可也。【疏】雖,假令也。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。 
    又【玉篇】推也。 
    又與唯通。《禮記·表記》唯天子受命於天。註:唯當爲雖。
    又《荀子·性恶篇》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,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,不能仁義法正也。楊僦註:唯,讀爲雖。
    考證:〔【註】小雅棠棣曰,每有良朋〕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。〔【吳語】吾雖之不能,去之不忍。〕 謹按原文作須不作雖。謹節去吳語以下十一字,而於上文少儀疏雖假令也下,照原文增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二句。〔
    又獸名。【于逖聞奇錄】傅宏業宰天台縣,有人獵得一獸,形如豕,仰鼻,長尾有岐,謂之怪。宏業識之曰,其名雖,非怪也。雨則縣于樹,以尾塞其鼻。驗之,果然。【註】雖,以醉反。〕 謹按仰鼻長尾乃爾雅所謂蜼非雖也。聞奇錄誤刻为雖不可從。今省此段謹改爲
    又與唯通。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。註唯當爲雖。
    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,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。楊僦註唯讀爲雖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似蜥蜴而大。从虫唯聲。

    似蜥蜴而大。从虫唯聲。息遺切

    (雖)佀蜥易而大。易各本作蜴。誤。今正。此字之本義也。自借以爲語䛐。尟有知其本義者矣。常棣云。每有良朋。又云。雖有兄弟。傳云。每、雖也。凡人竆極其欲曰恣雎。雖卽雎也。按方言守宮在澤中者、東齊海岱謂之螔䗔。注云。似蜥易大而有鱗。䗔字疑雖之誤。从虫。唯聲。息遺切。十五部。


英语翻译

  • although, even if




别人正在查的字